當航空航天推進系統將推重比提升至 15 以上、深海探測裝備向 11,000 米級全海深邁進時,極端環境已成為材料技術的終極考場。溫度超過 1500°C、壓力高于 100 MPa,以及長期腐蝕和強輻射等工況,對材料提出了超高穩定性與卓越可靠性的雙重要求。
近年來,在SMC 模具、模壓模具(compression mold)設計、纖維結構、基體體系以及精密模具(precision tooling)等領域持續創新,高性能復合材料從實驗室樣品加速邁向大規模工程應用。尤其與 MDC Mould 在復合材料模具制造與高精度熱壓成型工藝方面的長期積累高度契合。
在航空發動機中,燃燒室溫度可超過 1500°C,結構件承受數百萬次熱循環,高性能復合材料已展現出曾屬高溫合金的力學性能。
采用 SiC/SiC 結構的 CMC 材料可在 1300°C 以上保持強度,重量降低 35–50%,疲勞性能顯著提升。目前已用于燃燒室內襯、葉尖擋板及熱防護組件。
在高超聲速飛行器結構中,C/C 復合材料具備優異的抗燒蝕性能與尺寸穩定性,可承受反復強熱沖擊,滿足 6 馬赫以上飛行任務需求。
對無缺陷成型表面與纖維一致性的需求推動了大型模壓模具、高壓 SMC 工裝以及適用于自動壓罐的復合模具的發展 —— 這正是 MDC Mould 在熱管理和脫模性能方面持續創新的核心領域。
深海環境要求材料兼具高強度、耐腐蝕和長期服役穩定性。
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已應用于全海深裝備中。在 11,000 米水深的 110 MPa 環境下,復合材料殼體強度保持率達 92%,無微裂紋擴展。
玻璃纖維增強乙烯基酯復合材料在 10,000 小時鹽霧試驗后質量損失小于 0.3%,廣泛用于走道板、電纜支架及海上平臺結構。
碳纖維增強反滲透高壓管道將允許壓力從鋼制管道的 8 MPa 提升至 12 MPa,系統重量降低 70%,顯著提高大型海水淡化系統效率。
在核電、氫能、地熱以及下一代反應堆裝備中,材料需承受長期的高溫、輻射和化學腐蝕,而不發生結構性退化。
多相樹脂體系結合陶瓷填料,可顯著提升材料的中子輻照穩定性和尺寸穩定性。
大型復合材料工裝 —— 尤其是高溫復合模具與模壓成型系統 —— 能夠實現厚層板材在屏蔽及容器結構中的無缺陷成型。
從半導體制造到電力傳輸再到智能裝備,高性能復合材料正成為滿足高精度、高穩定性需求的理想結構材料。
碳纖維增強環氧結構件提供金屬框架 3–5 倍的比剛度,可支持高速制造設備實現微米級定位精度。
復合材料儲罐、閥門與蓋體通過調控樹脂體系與 C 玻纖增強層,可在強酸強堿環境中長期運行,保持穩定性能。
復合材料在極端環境中的規模化應用離不開以下五大關鍵突破:
MDC Mould 在 SMC 模具、復合材料模具以及模壓成型工裝方面的持續創新,為上述工程突破提供了堅實基礎。
極端環境 —— 高溫、高壓、強腐蝕、輻射 —— 是對先進材料的最高考驗。依托于基體化學、纖維結構和精密模具技術的持續創新,高性能復合材料正快速成為下一代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系統及工業裝備的關鍵方案。
憑借在復合材料熱壓工裝、SMC 模具、BMC 模具、高溫模壓模具與先進復合材料制造方面的成熟經驗,MDC Mould 將持續為全球行業提供工程級解決方案,推動材料性能不斷突破極限。